近十年汽车企业发展概况及展望
从下图看,从2001年到2009年,汽车整车企业数量总体变化不大,乘用车企业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商用车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
2001—2009年中国整车企业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近十年,汽车工业发展及市场繁荣,带动了汽车企业的飞速发展。从下图看,我国汽车企业的利润规模大幅提高,2000年10万元以下规模的企业比例大幅降低,同时千万规模以上企业比例有了显著提升。
2000和2008年按工业利润总额中国汽车企业占比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回顾展望
十年前,自主品牌踏上了艰难的创业征程,而今天,自主品牌已占近半壁江山。21世界的第一个十年,从某种以上来说,是自主品牌的十年。十年前,吉利等一大批民营造车企业出车,加速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技术、市场、品牌的发展和进步。十年的艰辛历程中,以吉利、奇瑞、华晨、比亚迪、长城、江淮等外代表的中国自主皮纳皮汽车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
从数据看,如下图表8所示,自主车企的汽车产量不断增加,在汽车总产量中的份额稳步攀升。从2001年的21.6%增长到2009年的44.5%,翻番增长,时至今日,自主品牌已基本与合资车企平分秋色。
2001年—2009年自主合资汽车产量份额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在过去十年里,汽车自主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低价抢占市场阶段和品牌提升阶段。
最初中国土生土长自主车企建立初期,切入点是国外车企未进入的微型轿车领域,迎合了当时国人的购车需求。2002年,中国市场出现井喷,自主品牌在此期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市场。由于自主车企多是低价、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令其陷入了品牌美誉度低的尴尬局面。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造车技术提高的基础上,自主品牌在质量与车型档次上逐步提高。在民营自主车企发展壮大的同时,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也买入了自主开发阶段,并相继推出了自主品牌的产品。
在经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自主车也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从北汽收购萨博部分技术,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国自主车企在经历过去十年的积累后,新十年的开端俨然已走上迈上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2010年1月14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号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中特别指出,要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相信在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推动下,我国汽车自主企业在未来十年必将走向更强。
合资汽车企业发展回顾展望
在中国汽车工业初创阶段,合资合作仅限于引进国外的设备、生产线、产品及技术,派出人员学习国外新近得技术与工艺。直到1984年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以1994年中国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为标志,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合资合作的快速扩张阶段。面对国际国内广泛的竞争,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加快,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汽车产品结构、汽车工业组织结构也面临着重大调整。其间,法国PSA下属的雪铁龙汽车公司、日本铃木汽车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等,都在中国成立了整车合资企业,客观上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一个真正的引进合资浪潮。
从2002年起,合资合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参见下表),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华晨报名汽车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纷纷成立。此发展阶段的特点是,以乘用车合资企业为主,兼有商用车合资企业的签约建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行为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出现明显变化,形成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全面进入,包括早已在中国以技术合作方式进入的企业,也包括那些迟迟犹豫的豪华车生产上,几乎所有大型轿车跨国公司都来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二是深度进入,在中国有一家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第二个合作项目。
近十年主要汽车合资企业发展概览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中外企业合资合作发展特点
从个别现象到普遍现象:截至2008年底,世界上主要汽车品牌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企业都在中国进行不同程度的直接投资,外国公司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整车、零部件、相关产业及其几乎所与细分行业都有直接投资。
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方式逐渐丰富、合作内容不断深入:从企业组织形式演变情况看,合作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步骤:初步接触,技术交流研讨、互派代表参观技术支援活动;技术合作,在技术许可下进行CKD/SKD生产;以整车合资项目为龙头的深入合作,围绕整车合资项目建立起供应、销售服务经营体系;提升合作,跨国公司对零部件子公司的股权空难之开始迅速增强,并在金融服务领域、物流领域、产品销售服务领域全面加强合作。
中外方企业各自自资源优势不断变化。跨国公司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合作方优势资源互补,才能保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汽车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综述
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必然从产业大国发展成为强国,汽车产业将由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向战略性产业转变,生产企业集中化趋势,集团规模进一步加大,在部分关键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