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制约倒逼发展方式转型
———打好环境治理持久战(上)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让每个人向往,而面对增多的雾霾天气,不少人发出“建设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的呼声。
改善大气环境、生态环境,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做好长期的战斗准备。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打好环境治理持久战》系列报道,从经济转型、城市管理、生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探讨如何推进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工作。
今年以来,雾霾频频笼罩在包括河北在内的全国中东部地区。
专家经过分析指出,这种现象发生尽管有气象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排放”引发的,能源消耗和工业生产等经济发展造成的污染给各地环境带来的压力已不可承受。
由此看来,雾霾带来的已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涉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
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还是发展方式问题,而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发展模式,既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改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路径在转型和“升级”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停驶部分公务用车;重点排污单位减少或停止污染物排放;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减少或停止扬尘污染……
前不久,我省出台《空气重污染应急管理办法(暂行)》,制定了严重污染天气下一系列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但专家也指出,这些应急之举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并非治本之策,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
在邢台,市委、市政府组织了环保方面的专家查找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经过认真分析,邢台市明确了燃煤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因素。据统计,在邢台市区及周边,分布着近百家发电、钢铁、煤化工等各类燃煤工业企业,经估算,该市工业企业燃煤污染占市区大气污染负荷的70%左右。
尽管2012年邢台市实施了市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十大工程”,新上了135个污染治理项目,关停搬迁了80家燃煤工业企业,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目前燃煤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仍然超过邢台市区的空气环境容量,改善市区空气质量的任务还很艰巨。
邢台面临的环境治理难题,也是我省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
据了解,我省传统产业占到工业的80%以上,而且主要为资源型产业,工业生产对煤炭的依赖性大。
“煤烟型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导。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10年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消耗的88.6%。”来自省环保厅的分析显示,仅钢铁行业,生产1吨钢就要排放4公斤二氧化硫,耗水近4吨。
雾霾肆虐警示发展模式之忧,让产业结构“由重变轻”、能源结构“由黑变绿”才是治本之策。
为推动河北经济发展由过多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转向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创新驱动轨道,打造河北经济的“升级版”,全省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的步伐正在加快。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13年度改善生态环境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印染、氮肥、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和装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4.2%。此外,我省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绿色产业目录》,提供差别化优惠信贷政策,切实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相对于治理严重雾霾的急迫,也有专家冷静地指出,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依靠煤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想要摆脱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尚不现实。
“发展洁净煤技术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未来问题。”据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郭斌介绍,目前国际上,美国每年煤炭使用量达到10亿吨左右,90%以上用于发电,欧洲国家、南非、印度等也使用大量的煤,因此煤的新技术使用在国际上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他希望我省高度关注能源技术创新问题,加大对洁净煤技术的投入。
加大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力度,机制重“考核”和“问责”
在采访中,我省一些环保执法人员谈到,在一些地方,基层对环保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机构空白,对污染企业存在偏袒,导致一些大企业治理不到位、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转、排污费不按时足额缴纳、不接受行政处罚和罚款,小企业与环保执法部门打游击,使污染屡禁不止、时有反弹。
如何用“考核加问责”的倒逼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和企业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上有更大作为,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
我省出台的相关举措就在明确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的同时,提出要严格考核奖惩,由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牵头,制定改善生态环境专项考核实施办法和年度考核细则,每年组织考核,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单位和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来自省环保厅的消息,涉及60个县(市、区)、57家重点企业(3家企业因关闭停产不再列入考核)的2012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考核目前已经启动。这些单位由省统一进行考核奖惩,考核指标统一设置。以当年节能减排具体目标、工程项目完成情况为考核重点,综合考虑措施落实等,体现完成的数量与质量,综合评价节能减排成果。考核等次为未完成的,将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防止环保设施“晒太阳”、“睡大觉”,各设区市政府也将铁腕执法。
据了解,今年,廊坊市把减排工程正常运行率纳入环境监察考核,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市工业企业排放量70%-80%的企业作为执法监管重点,确保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邯郸市将着力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并出台大气综合整治考核细则,把群众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标准。
“一说到考核、‘问责’,我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如何解决脱硫、脱硝等工业污染问题上,也注重淘汰落后产能的指标量化,但这些只是还环保旧账,当前我们在提高环保门槛、严把项目准入,不欠新账上力度不够。”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钱金平表示,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和“环保一票否决权”,坚决杜绝引进“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项目,从源头上把住污染入口关,才不会陷入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