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选路径找准重点 促工业转型升级——— 对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 |
时间:2013/6/14 9:58:00 浏览:960次 |
记者:在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被确定为四大攻坚战之一,而实际上,无论从全省看,还是从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环京津打造新的增长极,甚至县域经济发展来看,其实都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而省工信厅成立的时间短,仅有3年多的时间,一些职能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您觉得压力有多大? 王昌:在河北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提出的“四大攻坚战”都与工业发展有关。 首先,沿海地区发展要靠工业驱动,比如曹妃甸前前后后搞了十几年,基础设施建起来了,但与天津滨海新区相比发展慢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缺少临港工业的强力支撑,而滨海新区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靠的是一大批国内外企业和工业项目落户。第二,环京津发展也离不开工业,我们既要接受北京的辐射,把北京企业的生产环节引入我省,为我所用,又要抓住环京津周边地区消费成本远低于大城市的优势,把京津一些大企业的研发中心争取过来,辐射引领这些地区工业的发展。第三,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产城互动,县城建设和县域经济的突破离不开工业。第四,环境治理离不开工业的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行业盲目扩张,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行清洁生产,将有效减少污染排放。 正因为有了上述体会,我觉得省工信厅作为全省工业的主管部门,压力太大了。怎样理顺机构和职能设置,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梳理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结合省情积极探索,研究市场化推进工作的办法,摒弃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为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条件,方方面面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深感责任重大。 记者:我省是传统产业大省,原材料工业多,传统产业中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建材占79.1%,传统产业的绝对主导地位,决定了我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艰巨。您认为我省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存在的最大发展瓶颈是什么? 王昌:打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要找准重点、选好路径。我认为,我省工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解决两大问题:发展不够和发展不优。 首先,从产业结构上看,我省是重化工业大省,钢铁产量占工业增加值的33%,而装备制造业仅占18%左右,化工占13%以上,这说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远不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如果装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一以上,那我们的工业结构就合理了、调优了。所以,去年我们制定了工业发展规划,决定到“十二五”末或“十三五”,把我省的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第一支柱产业,超过钢铁。 其次,从区域发展上看,我省燕山、太行山、黑龙港流域贫困带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还很不够,这些贫困带发展不起来,188体育投注:共同实现小康的梦想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说,我省工业区域布局调整比产业结构调整还要紧迫。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用3-5年时间,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我们的产业为什么不优?你看河北发展好的区域,唐山、邯郸,县域百强迁安、武安,都是靠资源发展起来的,这很可怕,没有了资源怎么办?我省的经济总量是山东的一半,而资源消耗量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靠大量消耗资源实现的发展没有后劲,这就是我们必须解决发展不优的原因。 记者:传统产业“有中生新”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有的可以引进新技术,降低能耗消除污染;有的可以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有的可以二次创业开辟新的领域。我省重点在哪些行业加快“有中生新”的步伐?“有中生新”的重点在哪里? 王昌:我们将立足于传统优势行业,加快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钢铁行业,做好渤海钢铁集团搬迁改造、沿海精品钢铁基地、承德钒钛制品基地等前期工作,加快高性能品种钢研发和产业化,推进邯钢汽车板、石钢优质特种棒材、津西钢板桩等高档产品研发生产,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40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筋占比达75%左右。石化产业,推进炼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曹妃甸、石家庄、任丘、渤海新区现代石油化工基地,努力实现四大基地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合成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五化并举。建材工业,着力推进水泥、玻璃、建筑和卫生陶瓷等传统建材改造升级。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传统产业“有中生新”,要根据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分类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抓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促使他们生产出技术含量高、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是当务之急,因为企业的效益最后要靠产品来说话。 值得提醒的是,我们的传统产业要加快“有中生新”步伐,就必须瞄准产业链条利润最高端去创新,我们一定要在产业链中最赚钱的链条和最关键的环节搞突破,这样才有话语权,不被人“卡脖子”。 记者:有专家分析,如果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着眼点在“高”的话,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侧重在“快”上,近年来,我省一直也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新兴产业前进的步伐有些蹒跚,您能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吗?我省“无中生有”发展新兴产业面临哪些拦路虎? 王昌: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发展不足,还处于培育阶段,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没有形成与国家规划衔接、又符合省情的完整规划、产业目录和实施政策,没有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科技人才等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没有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以及投融资机制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资本、技术密集型特点,但我省绝大多数高技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科技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我认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新兴产业面临的最大拦路虎。究其原因,在于政府的引导力度不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观念有待转变。 我们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工作的投入和扶持,同时,改变用人观念,善于大胆用人、出去“挖”人,做到人才“为我所用”,不一定非要“为我所有”。要用事业、待遇、服务留住高、精、尖人才。京津是各种高级人才聚集地,我们应鼓励本省企业把研发和销售中心移师北京,用北京的高端人才服务我省新兴产业发展。 记者: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尽管民营经济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与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民营经济“狼少虎更少”。近两年,我省中小型民营企业遇到了创业难、融资难、用人难等问题,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 王昌: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日益加剧,我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着困境,创业缺场地、发展缺资金、提高缺人才的现象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发展。我们正在积极协调省国土厅和各设区市政府,争取把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同时今年新建30个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重点解决创业缺场地的问题。 与此同时,省工信厅联合河北银监局、省工商联组织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好5785亿元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贷款,力争年内全省担保机构达到600家,担保资本金达到400亿元,担保能力达到1500亿元以上,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800亿元以上。年内,全省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将完成培训20万人次,为企业引进各类人才1万名左右。 记者: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我省将采取哪些政策和措施,迎头赶上、乃至后来居上? 王昌:近年来,我省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但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广东、山东、浙江和辽宁等先进省份,且呈逐渐拉大趋势。今后,我们将围绕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围绕扩大信息消费和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着力构建宽带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围绕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强力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围绕信息化应用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等方面,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 |
上一篇:我市技能振兴活动启幕 下一篇:助力工业转型升级 河北9大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 |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