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工程装备方面,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
——在2011年中国装备工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 张相木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装备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看,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为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产业整体跃升创造了条件。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产业结构深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孕育并不断取得新突破,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不少发达国家提出“绿色新政”,实施“再工业化”和扩大出口战略,推行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加快高端制造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全球范围内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有些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就可能抢占先机,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就会贻误时机,甚至陷于被动和落后。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雄厚积累,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国有着潜力巨大的内需空间、广阔的发展余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未来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同时,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和产能扩张,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所有这些,都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
总之,当今世界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高端扼制、低端冲击,不进则退,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十分宝贵,困难和挑战非常严峻。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奋发有为地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未来五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产业链完善、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装备产业体系,大幅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建设装备制造强国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们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以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产业改造提升。主要方向是调整优化汽车工业、改造提升机械工业、加快发展航空工业、做强做优船舶工业。
二是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大型飞机和支线飞机及通用飞机、卫星及应用、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力争到2015年高端装备产值占装备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到2020年达到30%以上。
三是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新兴产业所需装备等,力争到2015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给能力和水平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
四是以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大力推进装备信息化。主要途径是在推进装备产品创新中,广泛应用数控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全面升级换代,使我国装备产品总体提升到“数控一代”水平。
五是以提升基础零部件自主化水平为重点,切实增强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发展高端轴承、齿轮、模具、液压、自控系统等基础零部件,全面提升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水平。
六是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为目标,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努力打造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培育形成一批以装备制造为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上述六项任务中,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建设装备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
考虑到各规划之间的衔接,按照《决定》明确的高端装备制造的重点方向,“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航空装备方面,以市场可大规模应用的重点产品研制为主线,统筹航空技术研发、产业化、市场开发与服务发展,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飞机研制,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重点突破发动机、重要机载系统和关键设备,提高航空大部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先进场站设备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建立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产业体系。
卫星及应用方面,以建立我国自主的、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重点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卫星地面系统和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大力拓展卫星综合应用和产业链,加快基于我国空间设施的卫星产业的快速发展。
轨道交通装备方面,要以安全为前提,围绕高速、重载、快捷三个方向,重点发展新型动车组客运列车、重载列车、城轨交通多样性装备、大型工程及养路机械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掌握系统集成和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水平,形成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集群,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方面,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围绕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以及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等环节的需求,重点发展大型海上浮式结构物、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其关键设备与系统,掌握核心关键设计建造技术,提高总承包能力和专业化分包能力。
智能制造装备方面,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发展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四大类产品,实现各种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绿色化,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妥善处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几个重大关系
为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推动作用,妥善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传统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关系。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决不能脱离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另搞一套新的产业体系,必须要和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改造提升相结合。要在不脱离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的前提下,重视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二是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关系。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催生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要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又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国际创新成果。
三是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关系。合理规划、统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明确发展时序和空间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形成新的增长点。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四是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关系。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和发展前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抓好行业准入、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政策支持。同时,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四、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政策取向
“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繁重,重点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需要相关的政策予以支持。今后五年,工作重心要放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引导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一)健全法规,完善产业政策。一是围绕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在行业准入、产业布局等方面,研究制定并实施适应新形势的产业政策;三是建立支持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
(二)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机制。一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二是制定促进技术转移的激励政策,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三是进一步落实鼓励创新投入的政策,组织实施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零部件免税等重点工作;四是加大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力度。
(三)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一是研究制定鼓励消费的综合性政策;二是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各类消费信贷产品。
(四)进一步强化支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完善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金融支持体系,推进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