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观察:3D打印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5/8/26 9:15:20 浏览:785次 |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 题:3D打印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新华社记者 刘欢 陈俊 张遥 “80后”虞洋是3D打印云平台“杉帝科技”公司CEO,他的创业梦想是让3D打印技术在中小企业落地,“改变中国制造业同质、低价、劳动密集的状况,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3D打印进入总理视野,让虞洋觉得自己离梦想实现又近了一步。 虞洋说,国家的重视将为3D打印行业带来改变。以前业内不少企业侧重于设备的小型化、民用化,今后可能会往企业级应用的方向走,积极对接制造业。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可快速成型技术。它按照电子模型图的指示,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打印目标物体。 相对于传统制造业,3D打印的优势在于无需先制造出模具,而是设计出电子模型图后即可直接“打印”,制造周期大大缩短。业界尤其看好3D打印在小批量、高附加值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发3D打印技术。目前,中国3D打印行业整体发展不错,设备、材料、软件等核心领域都能够不同程度实现自给,并在工业、文化创意、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 分析人士指出,3D打印以个性化定制对接海量用户,以智能制造满足更广阔市场需求,这种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中国制造”的深刻变革。 传统制造业是客户下订单后,先做模具,接下来量产。有了3D打印,不用做模具,还可以配合互联网+,根据实际情况做众筹、预售,实现按需生产,从而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虞洋的公司里,两排3D打印机整齐地排列着,边上摆满了各种精巧的打印模型。他说,公司研发的3D打印云平台,和企业需求对接后,能大大降低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的成本。同时,创新设计又能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拥有50多个3D打印服务连锁店的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打造互联网交易平台,这既是公司数字化技术应用生态系统的入口,也是整个工业4.0流程体系的需求采集端,并通过信息化网络与后端的3D打印云工厂及柔性化生产制造相协同,进而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 金运激光旗下的3D打印云平台“意造网”,通过“线上云平台+线下体验店+云工厂+设计师=极具创意的个性化商品”的创新商业模式实践,在打印应用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已成为中国3D打印应用领域的知名品牌。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史玉升指出,未来3至5年将是中国3D打印技术最为关键的发展机遇期,如果推进顺利,2016年其产值就有望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史玉升领导的快速成形中心科研团队,被认为是中国3D打印五大顶尖科研团队之一。他指出,随着3D打印设备总装机数量不断增长,耗材也会增长。现在国内过于专注设备市场,从国外经验看,最大市场不是设备市场,而是材料市场。 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前身来自业内有名的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目前是华中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专业3D打印装备研发制造平台。 PS粉、覆膜砂、高温陶瓷材料等,都是华科三维完成3D打印的材料。功能的多样化使得公司的产品广泛用于铸造、泵阀、航空航天和汽车等行业。 华科三维技术团队成员周钢表示,未来企业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充分整合武汉市的企业、高校及研究院所在3D打印技术的优势资源,发展集材料、软件、装备和服务于一体的3D打印制造产业链,打通上中下游产业壁垒,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中国制造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内生动力不足。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国能把握住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趋势,那这一技术将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上一篇:南方日报:装备制造“大派对”之所见所感 下一篇:“中国制造2025”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崛起 |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