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水能、太阳能等新
能源资源。如今新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开发利用新能源也是未来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
可观的能源消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及其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但优质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依然严重短缺。据介绍,2011年中国石油需求量达4.83亿吨,比上年增长6.2%。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5%,突破了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国际警戒线。
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32亿吨标准煤,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然而,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却不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单位产值能耗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倍。事实证明,要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必须发展清洁能源。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全国风电并网容量新增1600万千瓦,累计达到4700万千瓦;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以上。
尽管我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原煤生产仍高达30多亿吨,煤炭污染依然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专家称,必须改变过于依赖石油和煤炭的现状。而新能源作为一种“绿色”新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环境压力的同时,更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为此,2006年1月1日我国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财政贴息贷款,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提供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
新能源是座富矿
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据统计,每年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于24000亿吨标煤。全国2/3的地区年日照时间均超过2000小时,特别是西北一些地区更达到3000小时。据悉,我国目前还有上千万无电人口,他们地处偏远,远离电网,但所处地区光照充足,光照时间大于2500小时。因此,光伏发电优势明显。
风能是我国的一大资源。国家气象局资料称,我国离地10米高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32.26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约10亿千瓦。目前,我国的风能开发利用程度有限,但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后,风能的使用前景广阔。
水资源在我国一些地区丰沛。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7亿千瓦,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其中,经济可开发容量近4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7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而我国实际开发的水电只有1.29亿千瓦,计划到2020年水电开发将达到3亿千瓦。专家称,我国的水能资源按使用100年计算,相当于600亿吨标准煤,是我国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我国地上有丰富的清洁能源,地下的地热资源也非常富余。据初步估算,全国主要沉积盆地距地表2000米以内储藏的地热能,相当于2500亿吨标准煤的热量。目前,我国每年可开发利用地热水总量约68.45亿立方米,折合每年3284.8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
发展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刚刚起步,因此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介绍,当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国产核心技术,必须从国外引进,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项目发展必须依赖于重大技术突破。目前最大的技术障碍并非技术成果少,而是现有技术难以转化成产品,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如何使技术、资本、市场三方面得到有效沟通,是现在新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新能源人才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新能源产业不仅紧缺尖端科技人才,连复合型人才也是严重缺失。
另外,虽然我国水电和太阳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由于新能源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再加上资源分散等特点,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我国一些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还是很高。
当然,在产业发展与政策保障方面,我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政策体系,尽快形成支持我国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