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效益下降 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8.8亿元,同比增长13.2%;完成工业总产值284.90亿元,同比增长14.32%;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6.89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利润总额19.90亿元,同比降低10.9%;实现利税总额31.37亿元,同比降低2.39%,据全国1-5月的数据显示我省医药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3位和第11位;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同居全国第14位。
自2011年以来,我省医药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增产不增收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主要还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其影响因素有: 1.基药招标使产品价格走低,企业盈利空间被蚕食。 2.环保投入增增加,运行费用增加。 3.电力、热力连年涨价,生产成本增加。 4.企业增加投入应对新版GMP的实施。 5.限抗政策是抗生素制剂产品及其上游的原料药销售减少。 6.原料药产能过剩,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走低或低位徘徊,某些产品价格创历史新低。其中青霉素工业盐上半年价格维持在58-60元/十亿左右,维生素C目前价格为20元/公斤,产品无盈利甚至亏损。
(二)出口增速下滑、位次后移 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4.52亿元,同比降低15.80%,2010年-2011年间188体育投注:医药行业的的出口交货值基本是排在全国医药行业的5-6位,今年1-5月掉到了第7位;14个主要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产品有8个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5个化学药品制剂中有3个剂型出口量同比增长。 影响企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欧债危机使市场萎缩,国外的部分客户回款不正常;汇率变化使出口企业么蒙受损失;二季度国家出台了出口产品的明细分类如原来维生素C及其衍生产品同属于一类,新出台的明细分类分成了两类,增加了企业的海关费用,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国家的出口退税调整等因素加之国内能源价格上涨,企业环保成本也不断增加等等也影响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主要产品产量同比下降 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完成化学原料药总产量30.59万吨,同比降低16.93%。18个主要化学原料药产品有10个产品的产量增长;4个医药中间体产品产品产量均同比下降;7个化学药品制剂大类中有6个剂型产量同比增长;中成药总产量2.14万吨,同比增长0.21%,4个中成药剂型产量均同比下降。
(四)主导产品产销良好 上半年面对出口不畅、效益严重下滑的局面,我省重点制药企业在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培育优势产品,加快向国内外高端市场的开拓进程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其中石药集团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丁苯酞,全年预计销售可突破1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重磅炸弹”级原研药;同时石药集团还推出了多美素、津优力及艾利能三个抗肿瘤新药,打破了国外制药企业在同类产品的垄断;目前,石药集团销售过亿的制剂品种有18个,初步完成战略转型。华药集团上半年将战略品种、高毛利品种和增量空间大的品种作为重点进行开发,在多个产品同比降价的情况下,番茄红素、庆大霉素、VC、硫酸链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卷曲霉素等产品销量实现同比增长;青霉素V钾、庆大霉素、双氢链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4个品种实现了销售过亿的目标。神威药业清开灵软胶囊、滑膜炎颗粒、冠心宁注射液以及新产品舒筋通络颗粒、降脂通络软胶囊等产品上半年销售额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五)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增长、增速明显回落 上半年,我省医药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入8.3个亿,同比增长13.3%,但增幅比2011年全年回落了26.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了61.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打破了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水平的快速增长的态势。
|